首页 > 客户服务 > 消费者教育宣传 > 金融教育宣传周 | 以案说法:雇主险理赔启示录

金融教育宣传周 | 以案说法:雇主险理赔启示录

返回

             案例简介:

某制造企业XX保险公司为员工投保雇主责任险。员工工伤后,企业主依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索要“一次性伤残、医疗、就业”三金共28万元,而保单每人限额仅20万元,双方陷入僵局。

案例分析:

本案焦点并非赔款高低,而是“社保”与“商保”两套体系的错位:工伤保险是法定强制,资金由基金与企业共担;雇主责任险则是自愿购买的商业合同,责任范围、限额、免赔均白纸黑字。企业主把法定待遇当作商业保单“全额报销”,信息鸿沟遂成冲突源头。

理赔员启动“三步沟通法”

一是同理倾听:先让客户把焦虑、委屈全部倾诉,把“对立”变成“并肩”;

二是专业拆解:用生活化语言对照条款,逐项说明保单只承担“雇主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”,并演示计算过程;

三是方案共议:在限额内尽量优化项目归类,最终20万元赔款快速到账,企业主心悦诚服。

风险提示:

1.买前必读条款。商业保险不是“社保复印机”,保障范围、限额、免赔额都写进合同,签字即视为同意。

2.理赔重在沟通。保险公司不能把“照章办事”变“冷面拒赔”,而要把条款翻译成群众语言,把过程晒在阳光下。

渠道需要温度。电话、视频、微信、APP推送形成“多车道”,简单问题AI秒回,复杂争议人工深度对话,既提效率又保人情味。

保险的价值不仅在条款,也在解释条款的人;理赔的终点不仅是付款,更是让客户在理解中安心。让专业与同理心同行,方能在每一次事故背后,守住消费者对保险的信任与温度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投稿:四川分公司

 
 
 

  • 金融教育宣传周 | 以案说险:“暖心”客服来电?实则是“保单升级”骗局!

  • 以案说险:隐瞒病史存侥幸,法院驳回原告诉求